河南省新鄉縣七里營鎮劉莊村,地處豫北黃河故道,北依太行,南臨黃河,緊靠107國道,距新鄉市25公里,省會鄭州60公里。全村現有375戶,1808人,1050畝耕地,有華星藥廠、綠園藥業、淀粉糖廠、運輸公司、商業公司、機械廠、酒店、農場等多個經濟實體。
20世紀50年代,劉莊在史來賀的帶領下從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入手,實現了糧棉雙高產;60年代,發展農林牧副業,率先解決了溫飽問題;80年代通過大力發展工業經濟,成為首批小康村;90年代以來,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使集體經濟形成了以農業為基礎、以高科技醫藥工業為龍頭帶動各業發展的新格局。新世紀按照黨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走上了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經濟市場化、農民知識化、生活城市化、管理民主化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軌道。
、
1、劉莊展覽館史來賀同志紀念館:展覽館面積4000多平方米,分十一部分,十個展廳,從各個方面反映他一生的光輝事跡,再現一代勞模偉大的人生歷程,體現數年來劉莊發展所取得的巨大變化。
2、史來賀故居(暫未開放)史來賀帶領群眾從1976年4月5日開始建設新村樓房,1981年新樓房建齊。在這里居住了23年,直至逝世。
劉莊村從70年代就開始規劃新農村建設,始建于1976年4月,6年時間建起1300多間
單面雙層起脊式向陽樓房。人均住房面積12平方米;
1994年建起了14幢五層單元樓房,人均住房面積達35平方米;
2000年規劃建設400套第三代現代化、智能化、花園式農民別墅,全框架結構,抗震強度大于八級,人均住房面積120平方米,2002年動工,2009年全部入住。
2003年4月老書記病逝,給劉莊村留下固定資產9.1億元,年上繳國家稅金4500多萬元,農民年人均實際收入上萬元,戶均存款20萬元以上,成了遠近聞名的“中原首富村”。把劉莊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
2009年,習近平到劉莊視察后,專門要求研究50年來劉莊長盛不衰的經驗。
2013年9月,習近平批示:“史來賀的事跡和精神很感人,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可集中宣傳一批各類黨員干部正面典型人物,使大家學有榜樣,行有示范”。
史來賀常說這樣一句話:“我一生就干了兩件事,一是把群眾帶到富路上,二是把群眾帶到正路上?!彼f的富路就是走創業之路,就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說的正路就是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奔向共產主義的康莊大道。在群眾吃不飽的困難年代,他帶領群眾努力提高糧食產量,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后,他帶領群眾奔小康,而實現了小康之后,他又帶領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農村。如今的劉莊村容整潔、鄉風淳樸、村民富裕,劉莊的發展道路讓每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劉莊人從心底里說“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
“實事求是”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并始終堅持,那是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要有強烈的為民情懷,要有初心不改、使命不怠的責任和擔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敢不敢堅持實事求是,考驗著我們的政治立場,考驗著我們的道德品質,始終是領導干部黨性純不純、強不強的一個重要體現?!边@是告誡也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