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裴寨紅色文化教育培訓基地概況
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地處輝縣市東北部,屬于太行山東部余脈的丘陵地區,2005年以前,裴寨村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地窖水,走的是泥土路,吃糧靠救濟、花錢靠補助,是一個人均收入不到一千元的省級貧困村。2005年裴春亮當選裴寨村黨支部書記,帶領裴寨村兩委班子把“鄉親不富誓不休”作為村兩委的奮斗目標,帶領群眾艱苦奮斗、創新發展,把一個原來一窮二白的省級貧困村改變為欣欣向榮的新型城鎮化社區。
二、紅色景區發展現狀
裴寨村的滄桑巨變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習近平、胡錦濤、李克強等曾先后親切接見了裴春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時任中組部部長趙樂際親臨裴寨視察。
裴寨村是新鄉英模群體教育基地的教學點之一、新鄉市委宣傳部確定的“新鄉市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新鄉市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新鄉市紅色旅游村”。為了讓“裴春亮精神”和“裴寨精神”發揚光大,張村鄉黨委以裴春亮為引領,在裴寨新村的基礎上,依照《張村鄉總體規劃(2013--2030年)》,張村鄉中心鎮區規劃為西北及中部片區行政中心及商業服務中心、生活居住區,按照“規劃科學、布局合理、三產繁榮、生態優美”的原則建設的新型農村社區?,F入住人口1.18萬人。
在各級黨委的正確領導和共同努力下,裴寨社區通過幾年的發展,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的同時,深入挖掘新鄉英模群體精神的紅色資源,參觀學習者來到裴寨村,可以感受裴春亮感恩鄉親、奉獻社會、帶領群眾共同奮斗奔小康的“村官”風采,受到“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教育;還可以感受社區發展、社區民居、農業觀光示范園、商貿一條街、引水灌溉工程、裴寨水庫等裴寨人戰天斗地的英雄氣魄的紅色體驗;到老村古井旁、古樹下回味裴寨人過去生產、生活的艱難;到道德文化長廊,學習我國不同歷史時期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跡;可以參觀文化石、宣傳欄、道德墻等道德文化建設設施,感受裴寨社區濃郁的文化氣息;新建的裴寨網絡會議可以實現遠程教學和視頻會議;還可以體驗豫北山區特有的手工藝制作、地方風味名吃制作,來到現實版的開心農場,可以租種幾分土地,感受勞動的收獲與喜悅。
裴寨村有文化石53塊、宣傳欄32幅、道德墻300米,紅色課堂、道德大講堂等文化宣傳設施以及規模適度的黨建文化館、裴寨創業精神實物展示等展陳場所。裴春亮致富不忘鄉里,感恩回饋社會的大愛情懷,充分體現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裴寨村的發展歷程和歷史見證共積累圖片近萬幅,裴寨
黨建展覽館、裴寨村道德文化長廊展陳面積5000余平方米、共展出圖片圖片1000余幅。各類文化石、宣傳欄、道德墻布置在裴寨村大街小巷的顯著位置。
回首過去,裴寨的每一步都是黨富民政策的引領,是聽黨話、跟黨走、同創業、共致富的結果;展望未來,裴寨社區將一如既往聽黨話不打折扣,和太行新鄉段十五萬鄉親共同奮斗,過上掙錢顧家兩不誤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