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莊鎮位于衛輝市西部,東臨衛輝城郊,西接新鄉市鳳泉區,全鎮面積85平方公里,有4個社區28個行政村,人口5萬人,耕地5.83萬畝。近年來,積極走三化協調、產城融合發展之路。
1987年吳金印任唐莊鎮黨委書記,到唐莊后,他帶領群眾治溝、治坡、治山、拆除磚窯、復耕土地,共造田15000畝,綠化荒山20000畝,不僅把荒溝荒坡荒山變成了米糧川,小銀行,而且也為現今“三化”協調發展夯實了基礎,昔日貧窮的唐莊鎮已經變成了文明富裕鎮?!墙鹩⊥編ьI唐莊鎮干部群眾先后構建了龍鳳生態園景區、十里河造田現場、金門溝造田現場、四和社區、萬畝桃花園、鄉鎮干部學院等景區,構成了紅色旅游的主要核心部分。
唐莊每年接待黨校系統、大中專院校、黨政事業單位、企業等各界人士參觀學習8萬多人次。是河南科技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河南省廉政文化示范點、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新鄉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河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新鄉英模群體精神教育基地教學實踐點,新鄉市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龍鳳生態園位于衛輝市唐莊鎮西部,在改造之前曾是采石場,由于多年的開采泛濫,嚴重危害了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吳金印來唐莊鎮任書記之后,下決心要治理龍山,還百姓青山綠水。從1999年開始至今,唐莊鎮在山上栽下600多萬棵樹。站在山頂上往下望去,水泥石塊構筑的白色弧形樹穴,像魚鱗一樣遍布山坡,這就是魚鱗坑,每個坑里栽種一棵柏樹。除了栽樹,他們還依據地勢開墾出了梯田,園區規劃東西長2000多米,南北寬2000米,面積6000多畝,有機場、紅色文化、特色農業區、蓮花池、珍果園、龍鳳生態園以及稻草屋、櫻桃棚、土窯洞等特色教學點,為廣大學員營造了一個返璞歸真、親近自然的勝地。
2004年,龍鳳生態園和萬畝桃花園同時入選河南省太行創業精神紅色旅游經典線路,成為全省艱苦奮斗革命傳統教育的典范教材和旅游經濟的一大亮點。2016年7月被中部戰區空軍參謀部特批為通用機場。
金門溝
金門溝位于唐莊鎮西北部,發源于輝縣市井溝,途徑唐莊鎮東連巖、后溝、盆窯等村,匯入共產主義渠,全長11.8公里。修筑高標準石岸1200多條,新增土地2600余畝,原來亂石滾滾、雜草叢生的荒溝結出了金燦燦的糧食。
四和社區
2005年衛輝市區劃調整,將原屬于衛輝市太公鎮的谷駝、張家莊、靳灣村、虎掌溝村四個貧困村劃歸唐莊鎮。這四個村地處深山區,缺水缺電,交通不便,群眾生產生活十分困難。為改變四個村的落后狀況,唐莊鎮黨委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通過置換土地,對四個村實施整村扶貧搬遷,建設一個中心社區。新村規劃占地375畝,可容納1900口人,取名為“四和社區”,寓意:合并、和睦、融合、和諧。搬遷工程于2008年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經分四批建起二層以上樓房300棟,每戶占地面積200㎡,建筑面積240㎡,建設六層樓房30000平方米,搬遷群眾523戶1800多口人。
河南省鄉鎮干部學院
2016年10月,河南省第十次黨代會提出“進一步發揮‘三學院三基地’陣地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的要求,新鄉英模群體教育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省委組織部領導的要求,在唐莊鎮建設了河南省鄉鎮干部學院,具體做好干部教育培訓的組織、管理、服務等工作。該基地目前建筑面積2萬余平方米,集食宿、教學、展覽于一體的培訓大樓主體工程已完工,可容納600名左右學員同時學習培訓。
通過多年堅持不懈努力,唐莊鎮實現了“六變”:
路變——建成了四通八達的路網;
地變——大搞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實現了穩產高產。山丘區通過土地整理,使低產田變成了高產田;
溝變——治理荒溝,整理土地兩萬多畝,讓亂石灘變成了米糧川;
山變——多年堅持造林綠化,使荒山披上了綠裝,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村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完成,美麗鄉村不比城市差;
人變——農民變工人,村民變市民,生活富裕,社會和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鄉村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唐莊鎮的目標是: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黨中央的部署要求,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在以“三化”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使全鎮群眾享受更多的改革紅利,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將唐莊鎮建設成為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鄉村。